
兰州美食迎接端午节:周记粽子1小时售罄
兰州健康生活网:端午节临近,榆中街早市里“上海周记老作坊”的民间手工粽子受到“小饕”们的热捧。除了老顾客外,很多刚得知的新顾客们也纷纷一尝周记的手艺。吃着“周记”的粽子,能感觉到包粽子的老人手里那一份朴素的暖意,粽叶的清香和糯米蒸出的粘甜味儿,让整个粽子的口感都那样正宗和地道。“我们所有的粽子都没有添加剂,也没有色素,纯绿色食品,十多年了,我们一如既往,从裹粽子到煮粽子,全部都可以在顾客的眼皮底下进行。”周老板说道。
粽叶要专门从张掖选购
周老板和爱人都是上海人,退休后闲着没事就包起了家乡小吃粽子,这一包就是14年,如今他们似乎觉得已经停不下来了,因为有无数爱吃他们粽子的顾客,不仅是端午节吃,平时也吃,因此,“周记”的粽子一年365天都会有,只要你想吃,就能从他家买到。
记者从榆中街早市周老板支起的摊子前看到,四方的一个铁皮柜子,上面摆放着两大盆口味各异的粽子,青绿色的粽叶包裹着糯米,配上不同的口味让人垂涎欲滴。说起卖粽子,周老板谦虚低调地说,“我们干的就是个实心活儿,货真价实,不为挣钱,绝不拿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当儿戏,我们老两口绝不往材料里添加乱七八糟的东西,价格方面只要能有点利润,也不随便涨价,毕竟还是要面向普通百姓的。”
据周老板介绍,“周记”粽子的选料是十分严格的,从来不贪便宜买质量不好的原材料。“由于我们一年四季都卖粽子,因此,粽叶的选料十分严格,都是专门从张掖的芦苇地里一个个选的,每次要买1000多斤,运回兰州慢慢用,粽子里包的枣儿也是特意到临泽选的新鲜枣儿,从原料上下功夫,才能保质量。”
最多每天能卖3000多个
“老板,给我各装10个,什么馅儿你知道。”说话间,不断有顾客上前来买粽子。周老板也是边开玩笑边招呼着。
“这都是我的老顾客,多少年了,都吃我家的粽子,我们也很熟悉了。每次来,吃什么口味我都记着呢,直接给她装好。”周老板介绍。
“周记”的粽子有白米、黑米、红枣、红豆和肉粽5种口味。平均每天的销售量能达到600多个,周末会多些,有1000个左右,临近端午节的时候会更多,需要提前预订,每天的销售量有3000多个。
“平时的粽子都是老伴包,每次包六七百个,一早上就卖完了,有些从西固、西站、东岗镇、西地所来的老顾客就直接上家里去买了,没煮好就要等一会儿。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儿子、儿媳就会来帮忙包粽子,我们家住五楼,排队买粽子的人会从家门口排到一楼,也算‘壮观’。有的顾客等不及,就直接买了生粽子回家自己煮,我们也确实来不及呀!”周老板无奈地说。
“多少年了,我一直买老周家的粽子,味道、卫生是首要的。现在的放心食品少了,能吃到这么地道干净的粽子,实在不易。”市民邹女士说。
包粽子的程序是有“哈数”的
“粽子这东西,要想味道好,除了原材料的精挑细选外,还要有做的规律。糯米泡多长时间,粽叶怎样清洗,怎样裹,煮多长时间等等程序都是有‘哈数’的。”周老板介绍道。在外人眼里看着很麻烦的做法,对周老板老两口来说已经很熟练了。
“我们回上海老家,老婆包粽子的速度比当地人包得还快,都是平时练出来的。”
不经意间,“周记”的几百个粽子全部卖完了,但仍然有顾客赶来购买。“明天来买吧,今天的全部卖完了。”周老板边说边收拾着摊子准备回家。
“回家后,还接着要忙吗?”记者问道。
“不忙了,休息,要吃午饭了,累了一上午,回家后还要喝两口小酒,为明天的活儿做准备。”周老板告诉记者。
还没有人评论,快抢沙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