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养颜  瘦身  丰胸  旅游  晒后修复  去头屑  祛痘
皮肤护理  美容  化妆  健身  白领保健  防脱发  药膳
line_t

关注民生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关注民生

塑化剂“引爆”台湾食品黑洞 塑化剂食品都有哪些

; 什么是起云剂? “起云剂”是台湾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通常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6月7日

   兰州健康生活网:

    什么是起云剂?

  “起云剂”是台湾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通常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食品乳化,并起到改善产品口感和其他感官品质的作用。

  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在我国大陆地区称为增塑剂,可被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一类常见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卫生部6月1日发布2011年第16号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起云剂为何含有塑化剂/增塑剂?

  据台湾方面调查,不法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在起云剂中非法添加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代替起云剂中的棕榈油,使得采用不法厂商生产的“起云剂”作为原料生产的食物、饮料等产品受到污染。

  dehp和dinp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dehp和dinp急性毒性均较低。动物试验发现长期大量摄入dehp和dinp,会产生内分泌干扰作用,可造成生殖和发育障碍,并能诱发动物肝癌。

  由于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用品、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环境、饮用水中也存在极其微量的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通常情况下,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极低,对人体健康尚无明显影响。但是,部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四查进入体内的dehp和dinp能排出吗?

  实验结果显示,进入体内的dehp和din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和dinp具有蓄积性。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小时-48小时内会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dehp之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下降。

  动物试验还发现,dinp在体内亦会被迅速代谢,72小时内有85%由粪便中排出,其余部分则由尿液排出。

  人群每天摄入dehp或dinp的安全限量是多少?

  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kg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mg,也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人群接触dehp的途径

  由于使用增塑剂的塑料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因此增塑剂dehp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在空气、水中均含有dehp。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微量增塑剂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装材料迁移量不应超出有关标准。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严格规定了dehp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的迁移量为1.5mg/kg,dinp为9mg/kg,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规定一致。

  如何查询受污染的产品和咨询健康问题

  如果消费者对所购食品存在疑问,可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查询,也可对照政府公告的问题产品名单。如发现问题产品,应当通过拨打各部门公布的举报投诉电话举报。

  消费者如对增塑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有疑问,可以拨打公共卫生公益服务热线12320咨询,未开通12320热线的地区,可拨打010-12320或上海、广东地区的12320热线咨询。

  卫生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卫生部已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各地12320或其他卫生热线向消费者提供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健康影响和科学知识的咨询;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据新华网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5日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就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问答。卫生部指出,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卫生部就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问答全文如下:

  民众拿着有疑虑食品到台北市卫生局检验是否含有塑化剂dehp

  从上月23日开始,整个台湾的食品业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塑化剂dehp地震。“这是全球首例dehp污染案例,污染规模亦为世界罕见,是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长期研究塑化剂的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说。

  据悉,事实上,塑化剂存在于台湾食品中已有近30年历史,它是如何在现在才被发现的呢?

  “台湾版三聚氰胺”的盖子被揭开,完全是一个意外。

  细心母亲揭开黑洞

  揭开盖子的是一名52岁杨姓女士,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检测员。今年3月,在给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检测时,她意外发现了一个异常讯号,这本不属于她的职责范围,因为此次检测主要是探究益生菌食品中是否含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

  然而,这位有着两个孩子的细心母亲还是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将这个异常讯号与各种物质的图谱进行了一一比对,她意外发现,这个异常讯号其实就是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塑化剂dehp(学名为“邻苯二甲酸酯”)。接下来的消息更令人吃惊:送检的益生菌食品中塑化剂dehp的浓度竟高达600ppm,远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1.029ppm。

  卫生署直接将消息通知了台湾检方,循着益生菌生产厂商提供的线索,最终查出,为了牟利,一家名为“昱伸”的香料公司在其生产的食物添加剂“起云剂”中加入了塑化剂dehp。

  5月23日,当昱伸香料公司的负责人赖俊杰被带走后,这个黑洞终于呈现在公众面前。“昱伸”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起云剂”供应商,它的沦陷随即引发台湾食品业的地震。之后,赖俊杰在台接受询问时供认,他在“起云剂”中添入塑化剂已将近30年。

  塑化剂成监管空白

  令公众疑惑的是,这个原本就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dehp,是如何成为台湾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漏网之鱼的?

  在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看来,dehp之所以酿成一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最为关键的就是台湾管制架构的失效,“政府没有办法管理最新出现的一些化学品”。

  据了解,目前,台湾市面上的化学物质有10万种左右,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台湾“环保署”列为毒性化学物质的只有271种,其中只有78种属于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

  dehp就属于第四类毒性物质,其管理采用“事后报备”,这意味着厂商在使用之前是不需要向监管部门进行备案说明的,“潜台词是相信厂商不会随便使用”,而所谓的“事后报备”往往就成了不报备,所以,“对于第四类有毒物质,监管只是名义上的”。

  矛头直指检测制度

  而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将此次事件的矛头直指检测制度:“我们的检测中心不会检测dehp,因为这并不在检测列表中。”据了解,在台湾,通常的食品检测只是去看肯定性列表的物质是否含有、否定性列表物质是否没有,至于不在这两项列表上的物质,通常并不会引起检测员的注意。

  然而,正是这样的小概率事件酿成了影响如此深远的食品安全事件。“今天只是意外发现了包括dehp在内的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但以后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或长期忽略的物质出现。”“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测制度,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专业检测,以弥补一般的政府检测部门所作的例行检测的不足。”凌永健说。他建议,每年都应做一次例行性的食物检测,并建立它的酯纹图库,后一年跟前一年相比,就会发现有什么新的化学物质出现。据《重庆晚报》

  受污染产品增至938项

  新华社电 台湾卫生主管机构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6日中午,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产品种类已增至938项,涉及278家厂商。

  随着调查的展开,台湾塑化剂风波的波及面越来越广,“染塑”范围已扩大至烘焙业所广泛使用的果酱香料中。

  塑化剂“毒源”之一的昱伸公司负责人日前供称,该公司所产果酱香料中也掺有“起云剂”,相关产品主要供给彰化县扬圣公司、台中市东甲永业以及台北北投区好量公司等三家批发商。

  据了解,果酱香料并非一般涂抹用的果酱,业者将之广泛用于面团或鲜奶油中,以改善产品的色泽与香味。台湾北部、中部多家烘焙业者由此成为受害者。据估计,仅在台北、基隆地区,起码有逾19家烘焙店“染塑”。

  台湾食品药物管理部门官员称,今后追查方向将以原料流向为重点,只要是含“问题原料”,就会要求下架。此外,为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台湾教育部门已决定在本月17日前,全面清查各级学校的校内食品。

  塑化剂风波不断延烧,让台湾卫生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台北市日前决定推出奖励措施,民众如主动通报疑似“塑化”食品,经最后检验证实后可获颁最多5万元新台币的检举奖金。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快抢沙发!!
 ※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请将图上数字填入左边输入框)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在本评论发表的作品,我们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line_btm
CopyRight © 2010-2012  www.jk121.com 兰州生活网 版权所有  Disign By Minux   
QQ:2229847070      Email:webmaster@jk121.com  陇ICP备08101034号    法律顾问: 甘肃贺文龙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