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养颜  瘦身  丰胸  旅游  晒后修复  去头屑  祛痘
皮肤护理  美容  化妆  健身  白领保健  防脱发  药膳
line_t

关注民生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关注民生

“唐僧肉、牛板筋”等小孩食品隐患大

等部门对调味面制品等可能滥用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监测,重点针对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的食杂店、集贸市场进行反复…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5月22日
    兰州健康生活网:滥用甜味剂、着色剂,使用不允许加入的防腐剂苯甲酸,人们常吃的牛板筋、素食品等调味面制品藏有这样的安全隐患。

  昨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称,对包括“唐僧肉”在内的60种不合格调味面制食品实施按批次全市下架停售,有53种出自河南,其中36种集中在郑州管城区。

  多在郊区食杂店销售

  近日,市食品办等部门对调味面制品等可能滥用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监测,重点针对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的食杂店、集贸市场进行反复排查和抽检。

  结果发现60个不合格样本,标称产地为河南最多,有53个,四川两个,重庆、河北、山东、湖南、辽宁各一个。不合格食品在京的销售地点来自朝阳、房山、顺义、大兴、怀柔的一些食品店、小超市、批发市场。

  据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有关人士介绍,这是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并参考河南省地方标准《调味面制食品》(db 41/t 515-2007)进行的检测判定。这些不合格调味面制品主要问题有3种:一是滥用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二是超范围使用了本不允许加入的防腐剂苯甲酸,三是超量添加了胭脂红等着色剂,“如果长期食用含有添加剂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可能带来健康危害。如苯甲酸过量,可能对肝脏有损伤。”

  郑州管城区系“重灾区”

  对60种不合格调味面制品,市食品办已通过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向全市所有超市、市场等食品经营者发出了下架退市信息,实施按批次全市停止销售,并对不合格食品销售者立案查处。同时,将向不合格样本标称产地的监管部门通报监测情况,追溯源头,加强治理。

  60种调味面制品中,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集中的河南郑州管城区,有25家食品生产企业上榜,共查出36种不合格调味面制品,成为此次不合格停售的“重灾区”。事实上,郑州管城区的调味面制品此前已经多次出现在北京市工商局每周食品下架的名单中了。

  市食品办表示,将加大对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菜市场和小食杂店的监测,杜绝监控盲区。

  追访

  下架产品多为郑州个体户生产

  昨晚,记者登录郑州市工商局网站,对此次涉及的食品企业进行查询,郑州市管城区的振宇食品厂、兴旺食品厂、宏烨食品厂、北斗星食品厂、方师傅熟食厂等都是在工商部门正规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在郑州管城工商分局十八里河工商所登记管辖,这些不合格的调味面制品多为这样的个体户生产。

  河南调味面制品的合格率一直都不高,记者从河南省质监局网站看到一份2009年的质量抽查公告,调味面制品的抽样合格率仅为75.8%,样品实物质量合格率85.0%。质检部门指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调味中超范围加入了食品添加剂,有的则是在生产中杀菌或工艺不严、产品出厂检验把关不严导致。

  对于类似这种区域性集中多次出现不合格食品的情况,此前北京市食品办曾在2005年6月对广东潮安所有果脯蜜饯企业进行过整体清退。市食品办副主任王建华上周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已对7个地区多次抽检不合格的51家食品整体退市。而郑州管城区此次问题食品集中,市食品办表示将先向产地监管部门通报监测情况,敦促治理。

  本报记者 廖爱玲

  提示:发现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件线索,可拨打12315、12365、12320、96315举报,查实后可获得奖励。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快抢沙发!!
 ※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请将图上数字填入左边输入框)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在本评论发表的作品,我们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line_btm
CopyRight © 2010-2012  www.jk121.com 兰州生活网 版权所有  Disign By Minux   
QQ:2229847070      Email:webmaster@jk121.com  陇ICP备08101034号    法律顾问: 甘肃贺文龙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