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阴魂不散”的黑诊所靠谁养活?
兰州健康生活网:他们被唤作“医生”,佯装能手到病除,但几乎都不穿白大褂,连最起码…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兰州健康生活网:他们被唤作“医生”,佯装能手到病除,但几乎都不穿白大褂,连最起码的医师资格证也没有。简陋的“诊疗室”里摆放一两张病床,散装的药架上摆着一些空盒子,病人在脏兮兮的诊室内接受“治疗”——这就是“黑诊所”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一些分布在城乡接合地带的黑诊所,似乎有了魔力,总能死灰复燃。黑诊所缘何成为屡禁不止的顽疾?本报记者为你揭开鲜为人知的黑幕。
暗访
取缔不到20天黑诊所“复活”
一提起黑诊所和非法行医,人们的脑海中自然会浮现这样的场景,背街小巷的出租屋里,昏暗的灯光下,“大夫”向病人诊疗和抓药。而这些被称作“大夫”的人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医师资格证》。11月2日上午,兰州市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将辖区内的32家黑诊所全部进行了曝光和取缔。将涉事诊所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站进行移交,请他们跟踪检查,并通报给工商、派出所和街道办等单位进行共同监管。
11月19日早上,伴随着初冬的微微寒意,记者来到南面滩和雁西路黑诊所密集的街巷,暗访这些刚刚被取缔不久的黑诊所的情况。在南面滩80-1号的一家名为“瀚园”的诊所门口,停放着几辆自行车,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有4名顾客前后进入诊所看病抓药。这家被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刚刚取缔不到20天的黑诊所,依旧肆无忌惮地开门招揽生意。记者进入这家诊所看到,室内面积狭小,医疗器械缺失严重,输液器、药品杂乱堆放,室内弥漫着一股炒菜的味道。
在雁西路1064号,一家在11月2日刚刚被取缔的黑诊所也照样开门营业,记者进入诊所看到,室内连最起码的消毒设备也没有,几名男子正在抽烟。在均家滩、东岗一带记者暗访发现,多家刚被取缔的诊所重新开门营业。虽然也有一些被取缔的诊所关门或者变成小卖部。但背街小巷内又新出现一些没有门头,正在进行诊疗活动的“诊所”。
“几乎所有黑诊所都只有一间很小的门面房,里边除了一些药架和桌子外,只有一张沙发或者一张床。就是这样简陋的环境,里边既是非法行医者的诊室,又是病房和药房,病人往沙发或床上一坐,就可以打吊针或进行更为复杂的治疗。房间的中间用布帘一隔,又成了非法行医者的卧室和厨房,有的黑诊所甚至将药品、医疗器械堆放在床上或做饭的案板上,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也不做毁形处理,随处堆放。”这是常年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兰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疗市场监督科科长田丰对黑诊所的描述。
在采访中,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检查的32家黑诊所里,除了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之外,没有一家有卫生部门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些黑诊所还有一个通病,就是胡吹冒撂,多数都在广告牌上打出包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几乎所有病症,有的还称可以做手术、激光、b超等,可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他们什么设备也没有。一些黑诊所还用假药骗人,或者药品已严重变质,仍然放在店内。”一名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调查
谁在“养活”黑诊所
黑诊所“阴魂不散”,最大威胁在于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病人的权益根本无从保障。
“在取缔过程中,许多黑诊所今天被取缔,明天换个地方又开张。很多黑诊所甚至长期采取‘打一枪换个地’的狡猾手段”。田丰称,在频繁的打击后,黑诊所也开始“熟谙战法”,与执法人员打起“游击战”。很多黑诊所负责人与卫生监督员周旋长达几年之久,始终是取缔后不久便重新开门营业。
从卫生监督部门的调查结果来看,黑诊所的分布有其地域特征,主要分布在城中村和城乡接合地带。日前城关区卫生监督所曝光的32家黑诊所主要分布在雁滩、均家滩、东岗一代。这些地方居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多。许多黑诊所借机挂着“专家就诊”“包治百病”等旗号大肆招揽病员。而一些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常识知之甚少,往往难以鉴别黑诊所“包治百病”的真实性,难免受骗、延误病情。
采访中一名姓王的外来务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知道去正规的医院看病好,但像感冒、咳嗽、摔伤这些小病一进正规医院就得两三百元。而去附近的小诊所一二十元就能解决问题。在雁滩一家菜市场上做生意的张师傅一家,只要是头疼感冒,就到就近的小诊所就诊。“一家人都在这里,得病了没那么多钱看病,只好到小诊所买点药,严重了输液体。何况附近的小诊所又比较近,看起病来也方便,总之能看好就行。”张师傅说道。记者了解到,居住在城乡接合部的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人患病后都去附近的小诊所就诊,这无形中也给黑诊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黑诊所都是以偏街背巷的出租屋为窝点,这些出租屋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房租便宜,而且执法部门不易发现,已经成为黑诊所滋生的温床。记者以租房为由走进雁滩一处待出租的房屋,询问是否可以租房开诊所时,对方说,只要每月按时交纳房租,干什么都不管。“严厉打击非法出租房屋是杜绝黑诊所的必要手段。”城关区卫生监督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位熟知黑诊所利益链的人向记者透露黑诊所的敛财奥秘:“只要有人来看病,就说他的病可以治愈,然后取药或者输液,一般没有太大的副作用。最后治不好了,就让他们去医院,告诉他们这里的设备不完善。这样一来,房租便宜,病人也多,成本低利润好,平均每个月都有上万元的高收入,而出了医疗事故则关门跑路。”
暗访
取缔不到20天黑诊所“复活”
一提起黑诊所和非法行医,人们的脑海中自然会浮现这样的场景,背街小巷的出租屋里,昏暗的灯光下,“大夫”向病人诊疗和抓药。而这些被称作“大夫”的人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医师资格证》。11月2日上午,兰州市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将辖区内的32家黑诊所全部进行了曝光和取缔。将涉事诊所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站进行移交,请他们跟踪检查,并通报给工商、派出所和街道办等单位进行共同监管。
11月19日早上,伴随着初冬的微微寒意,记者来到南面滩和雁西路黑诊所密集的街巷,暗访这些刚刚被取缔不久的黑诊所的情况。在南面滩80-1号的一家名为“瀚园”的诊所门口,停放着几辆自行车,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有4名顾客前后进入诊所看病抓药。这家被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刚刚取缔不到20天的黑诊所,依旧肆无忌惮地开门招揽生意。记者进入这家诊所看到,室内面积狭小,医疗器械缺失严重,输液器、药品杂乱堆放,室内弥漫着一股炒菜的味道。
在雁西路1064号,一家在11月2日刚刚被取缔的黑诊所也照样开门营业,记者进入诊所看到,室内连最起码的消毒设备也没有,几名男子正在抽烟。在均家滩、东岗一带记者暗访发现,多家刚被取缔的诊所重新开门营业。虽然也有一些被取缔的诊所关门或者变成小卖部。但背街小巷内又新出现一些没有门头,正在进行诊疗活动的“诊所”。
“几乎所有黑诊所都只有一间很小的门面房,里边除了一些药架和桌子外,只有一张沙发或者一张床。就是这样简陋的环境,里边既是非法行医者的诊室,又是病房和药房,病人往沙发或床上一坐,就可以打吊针或进行更为复杂的治疗。房间的中间用布帘一隔,又成了非法行医者的卧室和厨房,有的黑诊所甚至将药品、医疗器械堆放在床上或做饭的案板上,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也不做毁形处理,随处堆放。”这是常年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兰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疗市场监督科科长田丰对黑诊所的描述。
在采访中,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检查的32家黑诊所里,除了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之外,没有一家有卫生部门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些黑诊所还有一个通病,就是胡吹冒撂,多数都在广告牌上打出包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几乎所有病症,有的还称可以做手术、激光、b超等,可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他们什么设备也没有。一些黑诊所还用假药骗人,或者药品已严重变质,仍然放在店内。”一名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调查
谁在“养活”黑诊所
黑诊所“阴魂不散”,最大威胁在于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病人的权益根本无从保障。
“在取缔过程中,许多黑诊所今天被取缔,明天换个地方又开张。很多黑诊所甚至长期采取‘打一枪换个地’的狡猾手段”。田丰称,在频繁的打击后,黑诊所也开始“熟谙战法”,与执法人员打起“游击战”。很多黑诊所负责人与卫生监督员周旋长达几年之久,始终是取缔后不久便重新开门营业。
从卫生监督部门的调查结果来看,黑诊所的分布有其地域特征,主要分布在城中村和城乡接合地带。日前城关区卫生监督所曝光的32家黑诊所主要分布在雁滩、均家滩、东岗一代。这些地方居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多。许多黑诊所借机挂着“专家就诊”“包治百病”等旗号大肆招揽病员。而一些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常识知之甚少,往往难以鉴别黑诊所“包治百病”的真实性,难免受骗、延误病情。
采访中一名姓王的外来务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知道去正规的医院看病好,但像感冒、咳嗽、摔伤这些小病一进正规医院就得两三百元。而去附近的小诊所一二十元就能解决问题。在雁滩一家菜市场上做生意的张师傅一家,只要是头疼感冒,就到就近的小诊所就诊。“一家人都在这里,得病了没那么多钱看病,只好到小诊所买点药,严重了输液体。何况附近的小诊所又比较近,看起病来也方便,总之能看好就行。”张师傅说道。记者了解到,居住在城乡接合部的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人患病后都去附近的小诊所就诊,这无形中也给黑诊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黑诊所都是以偏街背巷的出租屋为窝点,这些出租屋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房租便宜,而且执法部门不易发现,已经成为黑诊所滋生的温床。记者以租房为由走进雁滩一处待出租的房屋,询问是否可以租房开诊所时,对方说,只要每月按时交纳房租,干什么都不管。“严厉打击非法出租房屋是杜绝黑诊所的必要手段。”城关区卫生监督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位熟知黑诊所利益链的人向记者透露黑诊所的敛财奥秘:“只要有人来看病,就说他的病可以治愈,然后取药或者输液,一般没有太大的副作用。最后治不好了,就让他们去医院,告诉他们这里的设备不完善。这样一来,房租便宜,病人也多,成本低利润好,平均每个月都有上万元的高收入,而出了医疗事故则关门跑路。”
上一篇:防艾滋病一线医务人员有望获补偿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快抢沙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