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间里集体“大合唱”产妇很闹心
三人间里集体“大合唱”产妇很闹心
对于生孩子住院,记者算是深有感触。今年3月,记者预产期临近,前往我省一三甲医院检查,顺便准备办理住院手续进行待产。当一切检查完毕后,记者便遭遇了没有床位的尴尬。来到产科住院部楼道,眼前的一幕将本来不紧张的记者吓得直冒冷汗。
楼道中的沙发上坐着两位即将生产的产妇,陪同家属更是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大包小包的“产妇包”在手里拎着,沙发上的产妇被产前阵痛折磨得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就因为没有床位,此时这两位可怜的准妈妈连躺在床上休息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坐着等候生产的那一刻才能被推进手术室。
这阵势吓得记者腿肚子发麻,于是记者决定办理住院手续进行排队。第二天,医生查完房后说有出院的,此时记者才被勉强安排在了三人间。还算幸运,记者在手术的前一天顺利占到了床位,就在第二天要做手术,当晚本应该好好休息时,却被产房内的“集体大合唱”搞得几乎没有合眼。
“2个室友刚生下宝宝,陪同家属基本都有2个,我算是1个待产,1个陪员。狭小的产房内大小10个人。1个宝宝哭,另一个会跟着哭,夹杂着呼噜声,病房里跟大合唱一样,实在没法休息。”就这样忍到天亮,记者向护士提出要求,能不能换到单间?护士的答复是:“单人间只有2个,本院的产妇早在几个月前就找熟人打招呼预定了,如果在手术后能有双人间的床位空出来,就给你换,我们尽量安排,如果在你出院前单间床位空出来就再把你调到单间去。”记者也是想尽一切办法才在手术后被换到了双人间,结果,直到出院回家,单间病房仍然没有被轮到。
产妇不惜重金愿意花钱住单间
连日来,记者在省妇幼、省人民医院、兰大医院、兰大二院等产科门诊对前来做产检的孕妇进行调查,其中有多一半产妇都希望能住上条件较好的病房。她们觉得“多人间条件差,会影响休息”。而对于住单人间或双人间需要多花钱,多数人表示愿意支付,可现实是有钱都可能住不进去。
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在大型公立医院生孩子的产妇都会多多少少地抱怨病房条件,特别是多人间病房。普遍认为多人病房互相干扰、陪护不方便、私密性不佳,大大影响分娩后的休息生活。
顺利剖腹产下一个可爱男孩的周女士说:“产房内的陪员大多都是老公陪在病房内,因为是剖腹,产后第一天,我几乎是光着身子躺在床上,有男士在十分不便。还有,开始给孩子哺乳后更加尴尬,又不好意思每次喂奶都要人家家属出去等着。”
产科多名主任告诉记者,甚至有孕妇在预产期前几天让家人来病房门口守着,不停询问是否有单间床位。80后正成为“新妈妈主力军”,多为独生子女。与老一辈人相比,她们物质条件相对宽裕,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现在都只生一胎,一辈子一次,住院一周也不过多花几百元的房间费,多花些钱让自己更舒适也值得。由于公立医院为了保证床位流通,让其他产妇也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在产后无异常的情况下,一般剖腹产产妇5—7天左右就会建议出院,顺产产妇3—5天左右出院,不可能让产妇长时间住到产房内修养。
还没有人评论,快抢沙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