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察:兰州儿童就医难,难在哪里?(图)
流失的医生
1985年走上儿科医生岗位的石医生,完全预料不到27年后的今天,要如此辛苦地去爱这份工作。他说:“我是医疗系毕业,当时省级医院临床专业不接受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就分配到现在供职的这家医院做了一名放射科医生,一年后,才有了去儿科的机会,我还记得那时我觉得孩子很可爱,主动要求来儿科。”
在石医生的印象里,刚上班那会儿很累:“早上7点进病房,就是不值班也得晚上9点才能走,抽血都要医生自己动手。”现在,已经是小儿呼吸内科主任的他仍然忙碌,他说:“这27年时间里,虽然医疗条件改善了很多,但是辛苦程度却一点没有减少。”10月12日上午11点见到石医生时,他刚刚查完房回到办公室。而在此前的一天,他的工作表是这样安排的,早上8点到12点上门诊,12点到14点30分接着上门诊急诊,中午饭只好忙里偷闲吃口盒饭。14点30分到17点30分,这三个小时他终于可以休息一下,原因是17点30分以后到次日早上8点,他还有大夜班。
石医生辛苦的同时也多了些惋惜:“这么多年下来,当年一起做儿科的同学几乎都转行了,有辞职经商的,也有去校医院医务室干的。”石医生所在的科室,两年时间里有三人辞职,一些年轻的医生在这里干一两年受不了,就考博士换专业了。石医生所在的医院基础医学研究室里,就有一位前儿科医生攻读了博士学位后在医院专心搞起遗传学的研究。
但是在石医生看来,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至少使石医生在权衡自己跟一些儿科同行的境遇时,有时还不免感觉“庆幸”——毕竟他所在的医院目前正在向儿科专科医院方向发展,他所需要的职业空间还很大。石医生去过很多省内的县级医院,状况更不理想,虽然没有取消儿科,但是也只是把儿科附设在内科。
而对儿童及其家庭来说,综合性医院儿科萎缩、儿科医生流失使得儿科医生变少了、变集中了,为了避免耽误孩子,家长往往不得不长途奔波、扎堆去儿童专科医院就医。
付出与回报的严重不对等,直接造成许多人不愿意去当儿科医生,从而导致儿科的人才严重缺乏。晁荣是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学的是内科,心目中最想去的科室是血液科,但是等到毕业了却发现找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今年夏天毕业时,省妇幼保健医院招聘医生,但是说明要招儿科,她很犹豫,后来听说该院儿科将来要建立小儿血液科,她才签约。据晁荣所知:“09级内科毕业的150多名学生中,干儿科的不到10个人。”
毕业3个多月,晁荣的同学们没有组织过一次同学聚会,晁荣说:“太忙了,儿科大夫真的不好当。”
(文中患者为化名)
本报记者 邱瑾玉 实习生 段青亮
还没有人评论,快抢沙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