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甲流时期如何应对 流感季节性高发趋势
秋季如何应对流感、预防流感?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在不久前对后甲流时期及时给出了解读,她认为进入大流行后时期,并不意味着h1n1病毒已经消失,“根据以往大流行的经验,预计h1n1病毒还会以季节性流感病毒的表现方式出现,并在今后若干年内继续传播。”当前又将进入秋冬流感高发季,记者为此集中采访了专家,和一些普通读者,不仅获得了2010年秋冬流感防控的最新趋势及建议,也发现很多市民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流感的危害和对生活的、社会的重要影响。(兰州健康生活网)
后甲流时期 流感预防意识还要加强
2010年的甲流全球六级警戒确实给很多人带来紧迫心理,并积极采取注射疫苗等多种预防措施,而高危期过后,很多人也并没有传染上甲流,难免会出现心理松懈,对流感的警惕性降低了,预防态度也从主动转为被动。对此,专家指出,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对的。尽管经历了去年的甲流危机,但我国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远远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人群75%的接种率 。因此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免疫接种仍然是防控的最好手段。
根据世卫组织今年公布的流感预测,预计今后一年,三种流感病毒,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布里斯班病毒可能在北半球同时传播。因此今年新推出的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够同时对甲流和上述另外两种季节性流感起到保护作用。
流感疫苗安全性可以信赖
预防接种应该是人类保护自身健康的一项最有效、最安全的干预活动。与药物相比,疫苗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国内主要采用的灭活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经生产、应用了数十年,整体上接种者能较好地耐受流感疫苗,不会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对于常见的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及低热、不适等现象不要紧张,一般在1~2天内会自然缓解,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高危人群流感危害严重 免疫接种很划算
专家表示,美国的研究数据显示,每年流感对高危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长期大规模的针对流感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血管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住院率和致死率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已经得到大量确实的数据,提示流感病毒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一般的感冒。流感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陷入恶性循环,使哮喘、老慢支患者气道堵塞和痉挛而引起急性哮喘发作和呼吸衰竭,心血管患者发生急性心梗和脑中风。然而在一些医生接到的临床案例中,很多慢性病病人的并发症都是由流感引起的,这些病人往往都是躺在医院时才会真正地了解流感,认识流感。对此专家表示:有些代价我们是负担不起的,要趁早做预防,尤其是高危人群,要学会保护自己。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有关接种流感疫苗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儿童类流感病例减少67%,与未接种疫苗老人相比,接种流感疫苗的老年人心脏病住院危险降低19%,脑血管病发病危险降低23%,总病死率降低50%。
还没有人评论,快抢沙发!! |
